调见《清真乐府》。

蕙兰芳引 又名《蕙兰芳》。
 
格一:双调,八十四字。前后段各八句,四仄韵。
 

○●●○(句)●○●(豆)●○○●(仄韵)●◎●○○(句)○●●○◎●(仄韵)●○●●(句)◎●●(豆)◎○○●(仄韵)●●○◎●(句)●●○○○●(仄韵)

◎●○○(句)⊙○○●(句)●●○●(仄韵)●⊙●○○(句)⊙●●○●●(仄韵)⊙○⊙●(句)●○◎●(仄韵)⊙●○(句)○●●○○●(仄韵)

 

寒莹晚空,点青镜、断霞孤鹜。对客馆深扃,霜草未衰更绿。倦游厌旅,但梦绕、阿娇金屋。想故人别后,尽日空疑风竹。

塞北氍毹,江南图障,是处温燠。更花管云笺,犹写寄情旧曲。音尘迢递,但劳远目。今夜长,争奈枕单人独。

[宋]周邦彦

 

庭院雨晴,倚斜照、睡馀双鹜。正学染修蛾,官柳细匀黛绿。绣帘半卷,透笑语、琐窗华屋。带脆声咽韵,远近时闻丝竹。

乍著单衣,才拈圆扇,气候暄燠。趁骄马香车,同按绣坊画曲。人生如寄,浪勤耳目。归醉乡,犹胜旅情愁独。

[宋]方千里

 

秋色高寒,见池馆、澹烟空阔。正闭户摊书,良友飞来云札。寒温不叙,但索我、临池挥抹。道新词可口,寄与知音同阅。

鱼跃葭汀,蛩吟草砌,都堪题跋。更点破秋容,几朵芙蓉木末。君情似我,无人堪说。但夜阑,长对一天秋月。

[明]来集之

来集之:

[公元一六七年至一六八二年],号元成子,萧山人,来继韶之子。崇祯十三年进士。官安庆府推宫。迁兵部主事,南明福王时官至太常寺少卿。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,隐居倘湖之滨,课耕读以自给。著有《倘湖樵书》、《博学汇书》词风慷慨悲壮,唯其词多不合律,是为其短处。有《倘湖樵书》,附《倘湖诗余》一卷。